字号
14
18
22
26
30
简体
繁体

第183章 长安学院

“王允?”

一听这个名字,刘轩就知道来找自己大致是什么事情了,对吕布做了个虚按的手势让他不用避开,并且吩咐侍卫让王允进来。

没多久,王允就出现在了刘轩的面前。

王允如今身为太傅,当朝文武之中地位没有比他更高的了,依照礼法即便是皇帝也不能坐在那里等候,见到王允进来刘轩就起了身,然后等互相施礼完毕,才先后落座。

“王太傅前来,是有何事?”

王允是真真正正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平日里几乎不会主动来找刘轩,只要来就是有正事,或者是举荐谁谁谁,或者是对某条政令有不同的看法来和陛下说道说道。

那些时候,刘轩有的会驳斥掉,有的会采用,由这点来看,刘轩虽然不怎么喜欢王允,但也不排斥他的一些好的建议。

也因此,王允也明白自己在天子心中是个什么位置了,越发的不会没事就跑来,有的时候就算有事也是拉上一群大臣一起来与皇帝商议。

今天竟然独自前来……倒是满稀奇的。

“陛下,孔文举之事,陛下准备如何处置?”

“处置?”

刘轩看了看王允,这老头精神不大好,有非常明显的黑眼圈——话说王允岁数虽然不小了,但平时精神极佳,走起路来也是矫健如飞,据说前阵子又买了几个年幼的歌伎回府中,可见这老头精力多么旺盛了。今天这模样,倒好像是操劳了好几天没有好生休息似地。

“孔融既然已经死了,还有什么事情要解决?至于孔融的家人,依旧在京师安顿,朝廷继续供养着……反正也不差他们这一家人的用度,不过那些旁亲之类的就不用照顾了!”

虽然朝廷粮食够多,但也不是什么人都白养着的。孔融的家人照顾也就照顾了,好歹孔融也是给大汉朝做了那么久的官,多多少少也有些政绩。而那些孔融平时照顾着的跑来攀附的远亲……刘轩没有照顾的义务,而且只要自己稍微说要好好清算孔融的罪状,估计这些家伙自己就跑光了。

这么想来,好像没什么值得头疼的吧?

王允显得很是无奈,还当天子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杀了孔融后会造成什么影响。

“陛下……孔融是当今儒士中极有名望的人,结果却被陛下随口一句就杀了,这天下儒生的心……”

“一群儒生罢了,理会作甚?”刘轩对这群只会乱喊什么都不会做的儒生不敢兴趣。

说实话,汉末这个乱世虽然遗留了许多的问题,但却也将一些真正没有能耐的人给淘汰了个干净。

而但凡有点真材实料的,基本都被挖掘了出来,刘轩又刚好知道这些人的名号,只要有了这些人他就不怕无人可用,所以他根本就不在乎。

至于在儒生心中的形象?他才不怕!因为当今天下能用的文士又不只儒门一家。

其中诸葛亮和曹操偏重法家,郭嘉也是法家的人才,可以说这是个百家齐鸣的时代,要想真正的恢复百家争鸣的盛况,这个时代是最合适的时代。

同时,刘轩自己本人也倾向依法治国——甚至可以说,曹操愿意在刘轩手下做事,除了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之外,理念上的接近也是一个原因。

当然,刘轩也不是真的放任不管,他打压儒家,但不会让儒家集体投靠到对手那里去。毕竟刘轩对儒家中的一些思想是抱着肯定的态度,所以他还会拉拢一些大儒。

其实,即便王允今天不来找自己,他也有了解决的手段。

这个办法,还是荀彧提出来的,重点就在荀彧的从兄荀悦身上——这是此时知名的大儒,名望极高,汉灵帝在位之时就征辟其入朝为官,但他看出汉灵帝非是明君,而且朝纲败坏,宦官当权,所以隐居不出。

荀彧给出的主意就是由天子下诏请荀悦出山,同时他自己再给自己的从兄去一封信,将其劝出来,等荀悦进京入朝,天下儒生们就该头疼了:就近是反还是不反?

不过不管怎么样,荀悦一入朝,儒生们就有个类似主心骨一样的存在,只要荀悦在朝中渐渐受到器重,孔融被杀的风波就会被平息下去不少。即便还会有人不爽,但刘轩只要他们无法齐心和自己做对就可以了,剩下那一小部分人,慢慢收拾也来得及。

在王允来之前,刘轩已经拟好了诏令,就等过两日大朝与群臣一说,然后顺势将诏令发下去就好了。

荀悦这种大儒,朝堂上估计没有什么人会反对,何况颍川荀氏名望极重,光当今朝堂上就有荀攸、荀彧两位尚书,还有前司空荀爽虽然身体不佳但还在长安住着,他们要反对荀悦入朝,荀家人得怎么看自己?

正因为有了这诸多应对,刘轩才不急不忙的和吕布在这讨论他女儿的问题,王允初时不知道,还招集了一帮人在自家中商议,没想到天子不声不响的这都安排好了后招。

一边感叹自己终究不为天子重用,同时也感叹天子身边能人的确无数,自己已经渐渐老了,跟不上他们的思维了。

所以在接下来,王允虽然没有离去,但是听到天子和吕布在谈论让其女儿入太学的事情时,还是皱了一下眉头。

说实话,王允是看不上吕布这个武夫的,哪怕他有大功,并且还是朝廷目前最为倚重的两员大将之一。

但吕布这个人在他眼中太过粗鄙而且无脑,他自信自己略施手段就可以将其玩弄于股掌之间。

听到吕布想送女儿入太学,心中颇不以为然,同时也担心天子因为亲近吕布而答应了下来,若那样的话,这号称天下精英才能进入的太学成了什么了?

那甄宓虽然是一女子,但好歹真材实料是有的,毕竟刘轩下诏招甄宓入太学,却也明说太学中博士是可以考校此女的,而甄宓给出的结果也颇为让他们惊叹,这才能够顺利入学。

王允当时也在场旁观,自然晓得甄家小女的才学,的确不俗,天子征其入太学倒也不算是太过荒唐。

可吕布的女儿……好在天子接下来一句:“入太学倒也不是不行,不过须得过了博士们那一关才行!”

听到这一句话,王允暗中松一口气,他晓得陛下这意思是吕布先送女儿入太学是可以的,但是得考试,能让博士们认可才可以进太学。

若吕布的女儿能够考过去,才学自然不差,那么入太学精研学问自然没什么问题,反正太学中已经有了一个女学子,多一个也不算什么。但要没足够的学问,那自然不好意思了,还是另寻他处吧。

从这点来看,当今天子虽然有时候做事情有点莫名其妙,但终究不是荒唐透顶,可见其心中有自己的想法。

正思量着,只见天子摸了摸自己下巴,似乎因为吕布的这个请求想起了什么。

“说到此事,当初朝廷曾特意建立羽林孤儿由朝廷供养教导,这种事情似乎可以扩大开来去做!何必非得战死的孤儿们?寻常文武的孩子不也一样需要教育吗?”

这件事以前的确忽略了,刘轩只寻思要普及教育,想要一步到位,却忘了自己这群手下的子女们本身就有良好的基础,想要教育培养也更加容易一些。

同时,从小培养的这群孩子也能保证忠诚度,以后用起来也更方便!

王允听了,在旁说了一句:“陛下不知,其实以前一直有类似的书院、学堂的,只是近些年局势纷乱,这些书院以及学堂大多关闭了,所以满朝文武大多是自己请老师在家里教导子女!”

“原来如此!”刘轩点了点头:“如今天下虽然还没完全平靖,但京师地方已经稳定了下来,这学堂须得尽快恢复过来!”

对于这件事,王允自然是极为赞成,吕布自然没什么反对的意见。而刘轩认为,这书院除了教导文武大臣们的子孙外,也可以大肆招收长安周围的适龄孩童。

“教育……可以一点点做起,先从长安开始吧!”

而且以目前朝廷的财力,即便学堂中所有的学子都是免费教育,甚至提供住宿和伙食,也完全负担的起。

既然如此,刘轩就更没有什么好踌躇的,直接和王允商量起开办一个大书院的构思。

一开始倒是把名字定下了:长安学院。

并且在这一次谈话中,基本确定了几件事。

长安学院采取全免费制度,招生对象为长安以及周边县的所有适龄孩童,不论出身一概都可入学。

长安学院提供住宿和伙食。

长安学院是一所综合学院,除了教导文韬,还会教导武略!

当然,这个武略,除了个人搏击能力,也包括了统兵打仗以及初期的修炼功法,只是这些话刘轩还没对王允说罢了。

随即刘轩又说了什么开放式教育、学分制度,说了一大堆,莫说吕布听的是头昏脑胀,就连王允都有点迷迷糊糊,不过他倒是明白了一点,就是这长安学院要是建成,那么对整个汉朝的影响都将是非常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