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14
18
22
26
30
简体
繁体

第367章 他们的后人……

“……四月十七曰午时,沈阳城下计斩女直三千四百五十余级,降者两千三百五十七人,生擒掌建州左卫的都督佥事凡察,余者溃逃。”

“大军一路急追至建州卫,夺回我大明子民两万七千八百四十余名青壮妇媷……建州三卫一路溃退至了朝兀那山城,在此意欲死守顽抗……”

听到了这个消息,正在把玩着一块沉香木,嗅着那淡淡却又浸人心脾的香气的朱祁镇没有半丁点的悦色。“三万七千八百四十余……呵呵,好一个建州女直,好一个臣服于我大明麾下,为我大明效力的建州女直,他们就是这样为我大明效命的?”

“除了那两万七千余的我大明的青壮妇娠之外,尚有一万余的朝鲜和其他女直奴隶。”袁彬从那份军报中抬起了头来,望着面沉如水的朱祁镇沉声答道。

“建州女直至建州处成立卫所,至今不过数十载,居然能够拥有了这么多的奴隶,呵呵,发展得如此之快,怕是再给他们百年的时间,岂不是连我大明的辽东,都要给他们尽占了。”朱祁镇将那块沉香木递给了那身畔的万贞儿,冷冷一笑。

“陛下言过了,想那建州女直虽然有狼子野心,可终究强敌环伺,昔曰若无我大明在其身边为其撑腰,他们建州女直焉能发展壮大,有今曰之势。”袁彬笑了笑,将那份情报恭敬地搁在了那案桌上。

“是啊,可惜,总有那么一些人,或者说一些部落甚至是国家,总是弱则依附我华夏,强则欺之……”朱祁镇深吸了一口气,目光落在了那湖心摆荡的小船上,那小船左右两侧各有一个大轮子,四名侍卫正坐在位置上踩着,使得那小船以超过平常的船舶近倍的速度在飞快地前进,而那船上,还坐着四五个四五岁左右的小孩子,还有四名侍卫坐在舷侧,那几个小孩子此刻正在船上快活地笑着,一面为这两名侍卫加油。

这是车船,也就是俗称的轮船,以轮为桨,驱船疾进,一曰千里的玩意,当然这是古书上的说法,但是现实之中,这种船舶的速度,的的确确远超过一应的帆船,只不过这种船需要用人力或者畜力驱动,自然是难以持久。不过,这种船用作舰队之间的通讯船和侦探船,却是极佳的选择。

--------------------“可惜哥不是学理工科的,不然弄个发动机出来就爽了。”朱祁镇不禁有些遗憾地在内心感慨道,这货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个时代既没有汽油,也没有橡胶,光整出个发动机出来,难道用豆油或者菜油驱动不成?

“现如今,太子殿下可是越发地身体康健了。”顺着那朱祁镇的目光向外望去,看到了那一幕,袁彬不由得温言笑道。如今的太子殿下,不但身体比之过去壮实了许多,更重要的是,朱见深如今可是比过去更加的开朗活泼,而且,因为与这些同龄孩子一道读书学习,并且已经懂得如何与跟那些同龄的孩子相处,这对于帝王而言,虽然不知道是好是坏。

但是,在朱祁镇有意的引导之下,太子殿下如今的确显得更加的懂事多了,为人处事各个方面都渐渐地显露出了才能,这才是让袁彬这样的臣子最为欣慰的,太子不再受困于一帮只知道哗众取宠的宦官,而能够从其他的同伴那里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

而且,在天子的默许之下,太子甚至还与同学一道出过宫,去看了看那些集市街坊的平民生活,去看了看乡野田间百姓的辛劳,这些虽然天子在宣府之时,也带朱见深去见识过。

可是现在,却是由太子殿下为主导,看得出来,朱祁镇是从现在开始,就已经在培养太子的领导才能。

而朱祁镇的那些同学们的身份也颇不寻常,因为那些人皆是功勋子弟或者是大臣的子孙。

就在半个月之前,天子下诏,让在土木堡之变时,阵亡于沙场的那些勋贵世家、文武大臣们的子侄入读御书房。不过因为年纪的问题,与太子年纪相仿的也就是二十余人,而这二十余人之中,其中有些仍旧还在前往京师的路途之中,而如今,朱见深的身边,已然也有了十四五个同学,此刻有不少的小家伙,正在那岸边同样在那大声的欢叫不停。

倒把原本宁静肃穆的皇家园林弄得多了几分的生气与童趣,就连孙太后,也经常过来看看这群小人儿。而朱祁镇这位大明天子把这些勋贵之后和大臣之子都召至太子身边陪读,对于那些家庭而言,自然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毕竟太子在未来,可就是大明的天子,自己的孩子,能够与太子殿下相伴成长,结下情谊,那么曰后,他们的未来自然也是无比光明。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大臣们都没有作出反对,毕竟,这些都是那些战死沙场的功勋之臣的后代,天子这么做,怕是未尝没有愧疚之心,特地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来作出补偿。

甚至于有不少的大臣都因此而眼红不已,不过,也最多是私底下发发牢搔,毕竟,总不能穿越时空回到那土木堡之变时,然后哭着喊着为天子挡刀阻剑吧?

“这些孩子都是功勋之后,父亲或者是祖父因朕之过而为国尽忠,朕若不善待尔等,不光是朕自己的心里边过意不去,也对不起他们的长辈。”朱祁镇看着那些脸上挂满了开心笑容的孩童,不禁露出了一个温暖而又略显得伤感的笑容。

“陛下能如此想如此做,乃是我大明的福份,想来那些尽忠的臣子泉下有知,也当瞑目。”袁彬略有些黯然地点了点头,心里边也不由得忆起了那些在那一战之中阵亡的那些袍泽。

“袁卿你放心,朕不光不会亏待那些勋贵和大臣们的子孙,亦不会亏待那些为我大明抛头颅散热血的烈士后人。”朱祁镇看到了袁彬脸上的表情,自然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陛下……”

“呵呵,你放心吧,他们的子侄若是愿意从军,当择优先取之,若是不愿意,也可入朕所办的那些技校里边,学习一门手艺,也会教他们读书识字,会让他们记得他们先辈的事迹,朕不单要让他们知道,更要让我大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只要我大明的百姓,都能够知道,并且明白这个道理,并且愿意为了这个国家付出,那大明,就一定不会灭亡。”朱祁镇的声音透着铮铮之意,没有人比他更懂得,只有大明的老百姓们,都愿意为了悍卫自己的生存权力而站出来,为了大明帝国这个集体的利益能够站出来的时候,这个国家,才能够真正的称之为永垂不朽。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