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什么孩子。
长大了真是不如以前好玩。
宋福生松开米寿,让去一边吃饭,不抱着了。
米寿就像没看出姑父嫌弃似的,吃过饭,姐姐帮姑母拾掇桌子时,他盘腿坐在宋福生面前,唠嗑道:
“先生说……”
宋福生上来就打岔。
又是那老任头?他不乐意听。
“我也是你先生,是我给你启的蒙。”
“姑父,你听我讲,是任先生,里正爷爷,眼下的先生。
先生说,书本浩如烟海,读起来固然枯燥无味,但是比起好些书生连赶考的盘缠也没有,我们已经很好很好。
先生给我们讲过一些书生从老家步行、吃饭、搭车、住店,一直到考前的所有花销。
讲过那些穷书生的赶考花销,全靠倾一家之力种地攒的那点盘缠。
还给我们算过一年到头卖了粮,其实也攒不下几个钱。
要是遇上灾年,吃都吃不饱,更不用说卖粮换科考途中的花销啦。
所以有的书生会出现想下场去科考,却因银子不凑手,还要在家接着攒盘缠的情况。”
米寿微皱小眉头:“就这,咱还算他一次下场就考中。要是考不中,我刚才说的那些,从头再来一遍。”
宋福生疑惑:“先生讲这些做什么,你们一个个才多大。”
“是因为有人说闲话。”
“谁,啥时候,说你啊?”
米寿摇头:
“就前一阵,金宝哥哥我们几个和村里娃闹着玩,闹狠了,那家女人背后说我们也就是托生对了人家,要不是你有本事和叔伯能干,我们别说读书了,路上就会饿死。
金宝哥哥就要回家告奶,是先生听说后给拦住的,然后就讲了这些,意指我们真的要好好读书,多多惜福。”
钱米寿往前凑了凑,忽然拉住宋福生的两只大手,满眼真诚和佩服道:
“先生讲时,我就想起了您。姑父,你没娶上姑母前,是不是读书就那么费劲?”
娶上之后,他就晓得了,祖父说过,花了钱家不少银,那阵应是就不苦了。
宋福生翻翻眼皮,回忆了下,唉:
“恩,想念书要赶三十里路,村里没学堂,不像你们过条河就到。
过年回家,赶上下雪,三十里路走下来,一进屋像个雪人,冻的嘴打哆嗦,手僵硬,想喝口热水,抱饭碗都抱不住。
像这天不是那么特别冷了,屋里黑,为了省灯油,更是坐在院子里头学,手经常冻裂,脚冻的痒痒。”
米寿听的心疼坏了:“姑父,我会记住的,赶明不想学了就想想你,赶明金宝哥哥要是再在学堂胡闹,我就揍他。”
宋福生摸了把孩子脑袋。
厨房。
钱佩英一边刷碗一边探头瞅了瞅,小声问女儿:“他爷俩在叽叽咕咕聊什么呢?”
宋茯苓笑:“互相讲寓言故事,激励对方好好学习。”
钱佩英闻言撇了撇嘴,也憋不住笑道:“你爹就在米寿面前,一天天形象可好啦。还特意嘱咐我,不准在米寿面前揭短。”
第二日一大清早,宋福生还处于迷迷糊糊中,就感觉手旁边孩子动。
他含含糊糊道:“是米寿不?咋起这么早,来,进被窝再睡会儿。”
米寿脆声声回答道:“闻鸡起舞,一日之计在于晨,姑父,我等会儿就要去学堂啦。”
闭着眼睛的宋福生:“……”
得,他也起来吧。
给孩子当个好榜样。
早饭桌子还没有撤掉时,田喜发就他们进屋了。
宋福生握着筷子问:“吃了没?你们咋来啦?”
才问完就看到田喜发向外背粮袋子,大嫂二嫂往外拽粮袋子,外面阿爷张罗着,瞬间就给炕下面空出块地方。
他大哥二哥抬着一张大方桌走了进来。
大哥宋福财说:“老三,你盘腿坐炕上念书不得劲,我和你二哥昨儿做了张桌子椅子,你下炕试试,来,看看中不中?不中我们再调整。”
宋福生下炕,趿拉着棉鞋坐在新桌子前:“行,高度正好,挺得劲。”
他大姐又笑着走了进来。
宋银凤一边说那还真没白忙,一边将在屋里穿的新棉拖鞋给了宋福生,解释道:“我看三弟妹给胖丫做的那双挺好,在屋里穿上炕下炕近便,就是薄,给你就做了一双厚的。”
“大姐,谢谢啊。”
……
也不知是桌子椅子棉鞋的作用,还是米寿的“寓言故事”起了效果,老爸要给弟弟打个样,宋茯苓掐着手指头计算,老爸自动自觉坚持了三天。
一口气撑下来,就三天。
做到了早上米寿去学堂,他就老老实实坐在那背书。
六点到八点读什么,八点到十一点背什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两点到五点,晚饭后,油灯照耀下,看以儒家归属论,典籍、文学书籍。
三天后,就不是他了。
一大早,老爸就开始拿着书打哈欠。
过一会儿,放下书,出门。
太爷爷问他:“要什么呀?福生。”
宋茯苓听到老爸说:“不要什么,就是溜达溜达。阿爷,你可能不懂学习方面的事,这种事吧,它得劳逸结合。”
太爷爷:“没有劳,啥活也不用你干,快进屋温书。”
“那个,做好的列巴奶砖我去给送一趟?我去,不用与他们废话,见到我就能结钱。”
“不用你,我们眼下去,提一嘴任家村你名,都不查车的,进去也结钱。”
硬给撵了回来。
回来后,宋茯苓就看到老爸坐在书桌前,俩手插在暖袖里,一会儿脸凑近书瞧瞧,一会儿俩手把着椅子,耷拉着眼皮看课桌上摆的书。
一会儿又活动活动颈椎,要喝茶,“闺女,给我倒水,没有茶水了。”
就这么的,跟要了命似的熬过第四天。
第五天,老爸又开始了,更是惦记出门。
咱也不知道他出去要干啥,没有什么可要干的不是吗?
奶奶来地窖取东西看见他问:“不念书,出来晃悠么?”
老爸没好气道:“我上茅房不行啊?”
奶奶取完东西从地窖里爬出来,又看见儿子了:“咋又出来啦?”
老爸:“啧,我上茅房。”
宋茯苓听到奶奶在窗根下,嘀嘀咕咕道:“啧,怎的总啦啦尿呢,三儿这是啥毛病,抽空得瞧瞧啊。”
她噗嗤一下笑了。
是被气笑的。
真的,她都要佩服死老爸了,就这么点坚持吗?
此时,也是真的想为所有当儿女的出面吐槽:
这就是你们家长的坚持?
教育孩子一套一套的,实际上给你们现在扔回学校,像初中高中生那样学习任务很重的坐在那里不停学习,你们也坐不住吧?扪心自问一下,或许还不如儿女。
一个个,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口口声声考清北考重点,当家长的自己曾经都没做到,嘴一张却说的可轻松了。
不过,话说回来,她此时的身份很双向,这不也等于是看守老爸学习的“家长”吗?
也很想替家长们吐槽:
那作业、学习,考试,你是能躲过去是怎么的?
既然下定决心了就好好的。
明明很简单的背一背,你早晚也得背书,快些背下也就不用坐在那遭罪了多好?
不的。
抱着书,坐在那打哈欠发呆,这么的那么的,胡乱折腾、
听起来口中念念有词,但就是能不动笔写就决不动笔。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不是爹你教米寿的原话吗?
唉,一个小时能搞定的事,老爸非得抓耳挠腮磨磨蹭蹭俩小时完成。
宋茯苓:“真是……”
第十天。
宋福生掐着睛明穴,掐一会儿,看一会儿书,闭会儿眼睛,像是在默读。
宋茯苓坐在炕上练毛笔字,头都没抬就提醒:“咳!”
宋福生急忙往前坐了坐,端正姿势给书拽过来看。
就这个听到咳嗽的本能动作,忽然让宋茯苓心软。
宋茯苓将毛笔放好,抬头看过去,想了想,下了炕。
去灶房时,她特意大声对钱佩英说:“娘,我去烤炉房转转,给送表格,和姐姐们聊会天。”
“啊,去吧,活动活动。”
宋茯苓一走,宋福生果然扔了书本就开始放松,躺在炕上,趁自己一人在屋没人看见,还发脾气将鞋给甩了。
钱佩英进屋瞅他那样无奈地笑:“你闺女就那么吓人吗?”
宋福生一听,满肚子委屈,扑腾盘腿坐起来道:“那头上跟长了双眼睛似的,咱也不知道她是咋发现我开小差的。我稍微注意力不集中,她就咳嗽。”
“呵呵呵呵呵。”
没办法,钱佩英每每听老宋吐槽就是憋不住笑。
自从老宋开始学习,好些回她都笑出了眼泪。
这可真是上辈子欠的,欠学习,上学那阵,坐最后一排调皮捣蛋,弄个笤帚拖布都能玩起来,也欠好老师收拾。
这回来了这里,都还上吧。
人到中年不得已,还得被闺女逼学习。
宋福生拧着两眉道:
“你还能笑出来,你咋这么没同情心。你知不知道,你闺女一天跟个鬼似的,眼睛竟盯着我。
嗳?她也不说我,也不咋滴,就用眼睛看我,可她那眼神就是在逼我。
就没见过她这样的,二十多岁了,不孝。”
“嗳嗳?你这又二十多岁啦,”钱佩英揭短:“你不是说你闺女十五都不到吗?离过生日还差几个月,不到十五,然后按周岁算,不到十四周岁,也就是十三,生日又小,你都恨不得给周到十二去,眼下这又骂孩子二十多啦。”
宋福生耳朵忽然动了动,“别说了别说了,回来啦。”自个急忙下炕,现找鞋套上。
当宋茯苓进屋的时候,宋福生已经拿着书背着手,站在窗前读上了。
宋茯苓摇头:老爸像不像我们小时候,老妈老爸开门进家,咱们急忙关电视写作业的模样?
看来需要谈谈,会不会是因为一个小时接一个小时的学,所以老爸才会往后拖着蹭时间。
毕竟,学完这一样还有下一样跟着,索性就一直磨蹭。
“爹,你只要把每天的任务都学完,之后你愿意干啥就干啥,你看这样行吗?”
“真的?”
“真的,咱这里没有学无止境,咱有止境。”
宋福生连连点头,闺女要是这么说的话,这孩子还是体贴的,心里立马轻松不少。
不过,仍是止不住感慨,与女儿发牢骚道:“茯苓啊,不是爹不以身作则,你就想想,从早到晚这么学,啥人也学废了,很痛苦的,你能想象得到吧?”
宋茯苓笑出了声,“爹,你的痛苦我还真想象不到。”
又过了五天。
宋茯苓、钱佩英、马老太进城啦,给宋福生高兴坏了,他提前两天就学完了今天该学的。
也就是说,今儿他能彻底待着啦。
“上山,我上山转悠一圈,完了给村里瞧瞧那面搭水车怎么个搭法。再绕着咱们这面走一走,定下来到底怎么盖,哪家挨着哪家。”
“富贵,忠玉,走。”
“嗳,来啦来啦。”宋富贵和王忠玉也很高兴。
宋富贵还说呐:“你是真不容易,我这回亲眼见着了一天天在家念书,再也不遗憾以前家穷供不起我。我宁可凿石头。”
这话可说进了宋福生的心里:可不是?
这里考试没有及格线,要是能考六十分就录取,他就掐着分学呗,贴边能过就行。
但是这里特娘的,择优录取。咱也不知道前面能有多么优秀。
与此同时。
钱佩英也在问这个问题:“闺女,你和我讲实话,就这段日子学下来,你觉得你爹考秀才把握不?”
宋茯苓沉吟了一下,“不知道能考第几名。”
“啥?”听这意思能考过,还想让考前几名?
“娘,你别告诉他,毕竟是我认为,我又不是考官。
我参照的是好些年没科举了,今年突然开恩科恢复科考,题应该能简单一些,以我爹原身的扎实水平应该没问题。
不过,你想啊,多少年才恢复考试,报名的人也会增多,录取率相对会低,择优录取。
而且越往上考,越会往实用题上出,需要实用型人才嘛。
比如往上考举人考进士,会往平叛战乱,还有北方恢复经济方面出。
反正咱先去书肆,我再看看历年真题吧。”
钱佩英是晕晕乎乎进的书肆,秀才还没考呢,闺女就已经着手准备让老宋考举人,甚至是进士?
另一面,单独去了药房的马老太,正在拧眉看郎中。
心想:
我就是想问问抓啥药能让我儿上茅房次数少点,免得科举的时候被考官在试卷上卡屎戳,你怎么竟说些我老太太听不懂的话?
郎中被瞪了一会儿后,实属无奈不再说专业词汇,而是接地气问道:“我问你,你儿是不是动作慢了憋不住,解开裤子尿不出,提上裤子还想尿,滴滴答答不成线,这回能听懂话了吧?”
马老太回忆了一下,不知道啊,不管啦,先吃着:“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