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14
18
22
26
30
简体
繁体

第261章 加装战术导轨的新狙击枪

“有图纸?”谢凯有些怀疑。

他上午跟郑宇成去枪械研究所那边,根本就没有看到任何跟设计有关的东西,没有一张图纸,没有一件样品,没有任何的东西。

“在修理车间。”对于谢凯,韩卫东没有表现出亲近,也没有表现出排斥,让谢凯很知足。

“那行,枪就放在这边,我们先回去,一会儿让人把其他需要修理的枪给送过来。”何超确定谢凯不是自己为了玩枪后,见没有他们什么事情,就让枪械修理所的人给他们开条子。

双方这样的事情没少干,交接的手续都是必不可少的。

否则出了问题,就麻烦。

枪这东西,不管有没有子弹,都得严格管理。

“老汪,你带他们去枪械修理车间,小谢也跟着去吧,以后这方面的事情你负责。”郑宇成对着等待他吩咐的肖满志几人说道。

同时也告诉几人,谢凯以后负责他们枪械研究的事情。

谢凯有些尴尬,郑宇成这又是把自己放在火上烤?

一帮老头连郑宇成都不搭理,会搭理自己?

“韩所长,肖副所长,以后有什么吩咐告诉我就行,我就是为你们打杂,帮着跑腿的。枪械什么的,我是一点都不懂。”谢凯谦虚地对几人说道。

几人神色复杂地看着他,也没有多说什么,点了点头,就向着外面走去。

汪贵林跟韩卫东以及肖满志两人走在一边,小声地交流着什么,两人不时地回头看跟在后面的谢凯。

谢凯想要找话题跟后面几名技术人员交流,一时间却找不到合适的话题。

枪械修理车间就在距离总部大楼数百米的西北角,这里原本是基地研究单位集中的地方。

前卫导弹,359坦克项目都是在这边。

一个外面没有任何标志的大门内,有着一栋苏式风格的厂房,谢凯经常路过,一直都很少见到这边开门,以为是废弃了的车间。

却没有想到,进入了车间内部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

跟其他的研究所不同,这里面被隔出来了办公区域跟加工实验区域,办公区域的桌上,到处都是各种画图工具以及图纸,摆放的非常整齐。

而在一间有着上百平米的办公区域周边的墙上,挂着很多的枪械,56半自动,56式冲锋枪,53式机枪等,都能看到影子。

甚至有不少西方国家几十年前装备的枪械。

比如,m1932式7.63毛瑟自动手枪、比利时9毫米大威力勃朗宁半自动手枪等等,还有美国m3式冲锋枪等。

“这些枪,大多数都是二战时期使用的,也是朝鲜战场上我们军队使用的……”见谢凯对周围墙上挂着的各种枪械感兴趣,肖满志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他身边,对着谢凯小声地介绍着。

“万国造?”谢凯问道。

“可以这样说,所以当年我们部队的后勤压力非常大,枪械修理工作不好干。”肖满志点头说道,“一直到最后我们国内开发出56枪族,实现全面换装这种情况才得到改善。”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

那个时候,新中国的装备在整个世界上都是最为斑驳的,毕竟国内没有工业基础,也没有大规模的加工能力。

主要武器都是依靠从战场上缴获,自己也能生产一些步枪。

蒋光头手下的部队派系林立,武器装备来自全世界,就是能自己生产武器的一些军阀派系,他们的生产线也是来自世界各国。

“这些枪,对于目前我们国内的枪械设计没有多大的作用吧?”谢凯不明白,枪械设计研究,应该找最新的枪械来研究别人使用的技术。

“怎么能没有用呢?任何武器装备使用的技术都是不断发展的。我们国内在这些方面,基础跟经验很少,就连56式枪族,所有产品都是仿制苏联产品……”韩卫东也到了谢凯身边。

“我们部队现在不是使用81自动步枪么?虽然也有着一些缺陷,却算是比较好的步兵武器了。”谢凯说道。

两人看着他,倒也明白了谢凯说自己不懂枪不是谦虚。

“相对来说,81自动步枪已经很不错了,毕竟是我们国内下达任务后短期内就设计定型的一款过渡型步枪。拥有56冲锋枪的密集火力,也拥有56半自动步枪的精度……”对于81式自动步枪,韩卫东等人也是有着很深的研究。

谢凯很难理解这些东西。

知识到用时方恨少。

81式步枪的缺点什么的,他真心不清楚。

唯一知道的就是81步枪继承了国内武器装备的耐操,可靠性不差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廉价!

“守备团的特种作战部队,不仅需要高精度远程狙击步枪,同时也需要性能更优秀的自动步枪。”谢凯准备转移话题。

跟专业的人员去聊他们专业领域的话题,作为重生者,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尤其是他根本就不太了解。

所以,只能跟他们扯别的。

“79式狙击步枪,如果经过大量专业训练,拥有丰富经验,在四百米的距离,精度非常可靠。”韩卫东看着谢凯说道。

谢凯看着他,脸上浮现出笑容。

他知道韩卫东的潜台词,79狙的问题,大家都知道。

“国际上最先进的顶级狙击枪,100码范围内,射击精度都是1角分,也就是一百码范围内弹着点散布范围为直径2.9厘米……我们仿制的,最高精度也达到了3角分,比苏联的2角分都还差很多,加上装配精度等,我们大多数的精度范围都在5角分左右……”谢凯开口说道。

理论上的东西,他知道。

两人诧异地看着他。

“我这些也是听部队使用的同志说的!”谢凯解释着,“所以,在两百米之外,就对狙击手的要求非常高了。加上配备的瞄准镜只有4倍,而且由于枪的突笋跟瞄准镜的燕尾槽结合间隙较大,瞄准镜上的齿形螺母不能将紧定扳手调整到合适的程度。在射击过程中产生的后坐力跟震动,经常使瞄准镜松动……”

这些缺陷,一线部队使用79半自动狙击步枪,这种问题从一开始就被反应出来。

否则也不会有重新把79狙定型为85狙的事情。

饶是如此,85狙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在,所以最后才出现了88狙。

“这问题,我们也希望解决,但是一直都没有想到合适的办法。”肖满志点着头说道。

“你们之前不是说有改进的方案?”谢凯问道。

他以为这些技术人员有了好的改进方案。

那样一来他就不用再去冒风险去提出88式狙击步枪采用的解决方案。

那种方案在这个年代貌似有些怪异。

“改进的都是其他的一些问题,甚至包括瞄准镜的改进。根据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可以开发出3~9倍的变倍瞄准镜。”

谢凯顿时大喜,“瞄准镜的问题能解决?”

“只要我们的光学生产单位能开发符合我们要求的镜片,就没有问题。”

“红外夜视瞄准仪呢?”谢凯进一步问道。

光学系统,是国内的弱项,虽然在之前国内拥有非常好的基础,建国前国内就引进了卡尔蔡司的光学技术。

不过承载这技术的298厂成为了国内光学系统的人才培训单位,大量的技术骨干在培训出来后就被分散,反而限制了发展。

“也有设计图纸,我们基地的光学研究团队在手工生产条件下可以解决。”

这样一来,谢凯就放心了。

基地有九级钳工,装配精度不用考虑,加工精度也不是问题。

所有的一切,都是完整的。

需要的只是方案的改进设计。

不等谢凯的要求,韩卫东就把他们的一张改进之后的79狙击步枪总成设计图拿了出来,指着上面的一些改进对谢凯介绍着情况。

唯独没法解决的就是瞄准镜跟枪结合时候的间隙问题。

瞄准镜不稳,射击精度自然没法解决。

在79式狙击枪上,要想加装可夜视的红外放大瞄准镜,同样也是没有可能。

“如果我们在狙击枪上面加入一条战术导轨呢?瞄准镜不直接跟枪结合,而是通过战术导轨结合,如此一来,就能避开瞄准镜跟枪身结合时遇到的问题……”谢凯指着步枪跟瞄准镜结合的位置说道。

加装战术导轨,不仅可以解决镜枪结合不好的问题,还可以实现模块化设计,同时配备和串联热成像夜视等模块。

那样一来,就简单很多了。

这不是谢凯想到的解决办法,而是大量装备部队的88狙所采用的方法,效果也是不错。

若非如此,以88狙的一些问题,部队也不可能一直配备。

88狙,是世界上唯一一款列装部队的小口径狙击步枪。

谢凯这样提出来,让所有人都来了兴趣,他们开始在图纸上比划。

加装战术导轨的设计,他们之前并没有人想过。

“如此一来,因为多了战术导轨,装配精度太差也会影响性能的。手工生产,这将会使得成本提升到一个非常恐怖的程度,根本没可能大量列装部队。”加装战术导轨确实可行。

可这对于生产精度,装配精度的要求也就更高。

(三七中文www.37zw.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