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14
18
22
26
30
简体
繁体

第784章 通往战争的大门

卷十  龙腾九天  第三章  通往战争的大门

如果说空军是烧钱机器,那么海军就是吞金怪兽。

受国家战略的需求,共和国肯定需要一支足以战胜任何对手的海军。在元首确定了国家总体战略方针之后,海军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不管是短期目标、即对付印度,还是长期目标、即挑战美国,海军的重要性都排在三军之首。

其实早在“藏南冲突”之前,海军就加快了扩军步伐。

自“华夏”级之后,完全按照未来海战标准设计的“北京”级航母于2028年,也就是日本战争结束后不久动工,首舰“北京”号于2031年初下水。只是,第二艘“河北”号与第三艘“河南”号的建造工作在2031年3月突然放慢,没能按进度在2031年底下水,直到2032年底才正式下水。

导致两艘航母建造工作减慢的原因很简单:战术指标发生变化。

设计“北京”级的时候,海军就考虑到无人战斗机的应用前景,明确要求能够搭载至少2个无人战斗机大队(48架无人战斗机),因此很多基础保障设施按照无人战斗机的标准进行配制。如果计划没有变更,在“北京”号完成舾装与海试,也就是2034年中期,在“梵天”技术验证机基础上研制而来的舰载无人战斗机将正式服役,与“北京”号航母一同列入海军战斗序列。受“梵天”计划变更影响,海军的舰载无人战斗机研制计划严重受挫,“北京”级航母的战术指标全面调整。

战术指标调整之后,航母的设计指标也得进行调整。之前为无人战斗机准备的基础保障设施只能拆除,换上为普通舰载战斗机准备的保障设施。其他相应的设计,比如机库的最大高度与面积、维修车间的布置与维护能力、战机起降机的大小与提升能力、弹射器的功率与弹射效率、航空燃料库的容积与布置方式、弹药库的容积与布局、着舰系统的回收能力与布局、航空作战系统等等,都要按照新的指标重新设计。

受影响的不仅是“河北”号与“.河南”号,“北京”号的舾装工作道2035年初才完成。

相对而言,“河北”号与“河南”号幸运.得多,因为船台建造还未完成,所以能够对舰体结构进行调整。“北京”号已经完成了船台建造,无法对舰体进行大范围修改,也就只能勉强改进。正是如此,很多人认为“北京”号单成一级,后面几艘则是新的一级,即“河北”级航母。

不管怎么样,这一变动对海军的影响非常大。

按照最初计划,“北京”级将分三.批建造9艘,第二批3艘(“黑龙江”号、“吉林”号与“辽宁”号)将在2031年底,也就是“河北”号与“河南”号下水之后正式动工(主要受船台与船厂建造能力限制),结果却因为设计改动,拖到2033年底才正式开工,最快也要到2037年初下水,在2039年底完成舾装,能在2040年上半年完成海试,交付给海军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了。

为此,海军不得不对“共和国”号进行第二次大规模.改进,延长其服役期限。

按照最初的计划,“共和国”号因为受基础设计的限.制,应该在2034年中期,也就是“北京”号服役之后退役。因为“北京”号的服役时间推迟到了2035年中期,所以海军在2032年让“共和国”号返回江南造船厂,进行为期2年的大改。不是一般的改进,而是全面改进,除了换装全部电子设备、增加防空系统与舰队作战指挥系统之外,还将对舰体进行全面维护,用可控聚变反应堆代替裂变反应堆,使全舰动力提高250%(主要用来支持对能量要求更高的激光拦截系统)。经过这次改进,“共和国”号除了载机能力没有得到实质性提高(反而有所降低,最大载机量由57架减少到44架,其中包括36架战斗机、3架预警机与5架垂直起降飞机)之外,其他性能都大幅度提高。问题是,“共和国”号的基础设计存在很大问题,再怎么改进,也改变不了其战斗力低下的问题。2034年,“共和国”号重新服役之后,海军仍然将其编入南海舰队,其主要任务就是为海军培养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与航母官兵。换句话说,“共和国”号成了“训练舰”。

也就是说,到2035年6月,共和国海军只有6艘航母在役。

到此,共和国海军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海军。新.增3艘航母(“共和国”号除了在东南亚战争期间有所表现之外,从未参与任何作战行动,也就没有列入海军的战斗序列),意味着新增3支航母战斗群。航母只是航母战斗群的核心作战平台,一支完整的航母战斗群还包括数十架作战飞机与十多艘护航战舰。

以2034年的币值计.算,1支由1艘“北京”级航母、2艘“昆仑”级巡洋舰(由“秦岭”级改进而来,排水量增加1750吨,舰长增加3.5米、舰宽增加0.45米,用型替换A型轨道电磁炮,增强区域防空能力,动力系统的最大输出功率增加150%,配备激光拦截系统与电磁速射炮)、3艘“青海湖”级驱逐舰(由“太湖”级改进而来,可以看成“昆仑”级巡洋舰的缩小版)、3艘“舟山岛”级护卫舰(第二代全电动护卫舰,三体冲浪型船体,能够搭载3架垂直起降反潜巡逻机)、2艘“虎鲸”级攻击潜艇(与093级核潜艇第二艘同名,为“海豚”级之后研发的第二代混合动力攻击潜艇)组成的航母战斗群的总采购价为1000亿元,1支由24架J型舰载重型制空战斗机(J系列战斗机的海军舰载型,与空军型JA与海军岸基航空兵型J的基本性能相差不大)、48架J-17C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同样为J-17系列战斗机的海军舰载型)、5架HJ-30A型舰载预警机(于2030年定型,以QW-25B为载机,配备保型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用来全面取代HJ-2000型舰载预警机)、4架QW-25B型倾斜旋转翼舰载运输机、6架30A型垂直起降电子战机(以DZ-25C为平台,替代在J-14C型舰载战斗机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DJ-14C)、6架QF-25B型垂直起降反潜巡逻机(以QZ-25B为平台研制的倾斜旋转翼反潜巡逻机,与护航战舰上的垂直起降反潜巡逻机相同)组成的舰载航空兵联队的总采购价为850亿元,加上各护航战舰舰载飞机所需的150亿采购费用,整支航母战斗群的总采购费用超过2000亿元;同样以2034年的汇率为准,相当于500亿美元。

虽然这个价格仅为美军1支航母战斗群的50%,但是仍然让共和国海军难以消受。

4年之内,共和国海军采购了3支航母战斗群(准确的说,应该是7年),算是4年内6支航母战斗群的正常维持费用,海军在航母战斗群上的开支近10000亿元,而海军同期的装备采购与维护总经费仅有18000亿元。也就是说,海军将大约55.6%的装备费用花在了航母战斗群上。

如果按照林啸雷制订的发展计划,共和国要在2040年之前(后来改为在2045年之前)拥有12支航母战斗群,则需要累计投入至少30000亿元的采购与维持费用,而按照海军军费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花在航母战斗群上的费用占到海军装备总费用的50%以上,从而对海军的全面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才造了3艘航母,关于要不要造更多航母的讨论就成了共和国的热点话题。

2035年初,共和国全体代表大会否决了由国防部提交的该年度军费预算,主要就是海军经费急剧增长,太多的钱用在了航母战斗群上,对其他军事力量建设造成负面影响。经过近1个月的讨价还价,在海军经费缩减了17.4%之后,全体代表大会才最终通过了该年度的国防预算。

受此影响,“北京”级第二批三艘的建造进度再次延迟,最快要到2038年才能下水。

看到这里的时候,裴承毅心里犯起了嘀咕。

战争在即,元首为什么要在国防预算上向全体代表大会让步?

2035年的军费预算仅比2034年增长了不到7%,而前3年的军费增长幅度都在10%左右,2032年(换装工作全面开始)的增长幅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4.2%。

突然缩减军费开支,肯定有原因。

裴承毅首先想到的就是战争。

和平时期,军费预算采用“宽进紧出”的原则,即做预算的时候尽量宽松一点,支出的时候尽量谨慎一点。如果弄得好,到年底还能有5%左右的节余(一般情况下,节余的经费将自动计入下一年国防预算)。战争时期,军费预算采用完全相反的原则,做预算的时候尽量谨慎一点,支出的时候则不以战争需求为重,基本上每场战争打下来,预算都有巨大缺口,比如藏南冲突的战争预算缺口高达5500亿元,半岛战争的战争预算缺口更是高达35000亿元。

元首“削减”国防预算,肯定在为战争做准备。

想到海军的造舰计划,裴承毅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与陆军、空军不同,海军的建造周期更长,1艘航母从动工到服役至少需要7年,再到形成战斗力共需要10年左右。即便海军在2030年之前就已开始扩充军备,也要到2040年之后才能见到效果。毫无疑问,王元庆不会把对付印度的时间拖延到2040年之后,因为他将在2037年卸任。

关键是,共和国海军能够担当起重任吗?

优先发展海军,不仅仅为了长远目标,也有现实原因。

“藏南冲突”之后,印度全面投靠美国,在美国的帮助下,鲁拉贾帕尼稳住了国内局势,同样在美国的帮助下,印度开始疯狂扩军,其首先扩充的就是用来对付共和海军的大型航母战斗群!

2031年底,印度以极为低廉的价格从英国购买了“威尔士亲王”号航母。

这不是新造的航母,而是已经在英国海军服役了15年的二艘航母。印度选择“威尔士亲王”号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其“维克拉玛蒂亚”号与“维克兰特”号与“威尔士亲王”号是姊妹舰,性能基本相当,印度海军能够迅速掌握“威尔士亲王”号。更重要的是,“威尔士亲王”号的舰龄并不长,远未到老化程度,如果不发生意外情况,至少能在印度海军服役30年。

虽然英国以“削减军费开支”为名将“威尔士亲王”号以12亿英镑,也就是相当于该舰造价20%的价格卖给印度,但是英国绝不是在处理“过剩装备”,而是“威尔士亲王”号已经无法适应未来海上战争,性能已显落后。出售“威尔士亲王”号不但能够得到12亿英镑,还能每年为英国海军节约近2亿英镑的维护开支。如果算上出售舰载战斗机的45亿英镑与出售5艘护航战舰的50亿英镑,英国海军能够用所得的107亿英镑采购1艘全新的航母与2艘护航战舰。

获得“威尔士亲王”号(加入印度海军后改为“维拉特”号)之后,印度海军并未感到心满意足,因为3艘航母均是中型航母,载机能力远不如大型航母,综合作战能力也远不如大型航母。按照印度海军掺了水的评估,3支中型航母战斗群的作战能力最多相当于2支大型航母战斗群。而按照共和国海军的评估,如果仅以执行制海作战任务计算,3支中型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根本达不到2支大型航母战斗群的水准。

随着3艘“北京”级航母陆续下水,印度海军需要更加强大的航母。

共和国海军无法克服建造周期带来的麻烦,几乎没有建造大型战舰能力的印度更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唯一的办法就是设法从外界获取。

能够向印度提供大型航母的只有美国。

2031年,“藏南冲突”结束后不久,印度就与美国进行谈判。虽然美国答应“无偿”提供处于封存状态的“尼米兹”级超级航母,以及同样处于封存状态、包括“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在内的护航战舰,但是美国并未答应“无偿”提供舰载战斗机,印度也不想要被美国海军淘汰的F-35与F/A-18E/F系列舰载战斗机。关键就是舰载战斗机的价格,印度提出采购F-46型舰载战斗机(2033年定型量产,全面替代F-35与F/A-18E/F系列战斗机,为美国单独投资开发的中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美国答应出售,只是单价高达4.7亿美元,是印度海军开价的2.4倍。

印度海军在2032年从英国采购“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多少有向美国示威的意思。

谈判在2033年初结束:美国无偿向印度提供“艾森豪威尔”号、“卡尔.文森”号与“罗斯福”号航母,以及组建3支航母战斗群的6艘防空巡洋舰、9艘多用途驱逐舰、9艘反潜驱逐舰与6艘混合动力攻击潜艇;印度以总价值1200亿美元的“一揽子方案”从美国采购用来组建3支舰载机联队的258架F-46I战斗机(在F-42A的基础上专门针对印度的特殊情况研制的舰载战斗机,主要加强了在低纬度热带海域执行作战任务的能力)、14架22D舰载预警机(在22D倾斜旋转翼飞机基础上研制的舰载预警机,用来全面取代E-2D)、20架22D倾斜旋转翼反潜巡逻机(同样以22D为基础)与14架22D倾斜旋转翼运输机。

相对而言,这笔买卖还是比较划算的。

为了拉拢印度,美国不但没有收取航母等战舰的翻新费用,还承诺免费升级电子与指挥系统。舰载机的采购价格也不算贵,F-46I的单价仅为2.8亿美元,仅比美国海军的采购价格高出20%左右。

更重要的是,3支航母战斗群均在2035年1月底之前交付给印度海军。

换成别的国家,比如俄罗斯,就算印度把价格提高2倍,也不可能在2035年初得到3支超级航母战斗群。

如果说印度采购“威尔士亲王”号只是小打小闹,那么从美国购买3支航母战斗群就是大动干戈了。

在共和国拥有6支航母战斗群之后,印度也拥有了6支航母战斗群。

虽然3艘中型航母的战斗力差了许多,但是印度海军奉行战略防御政策,基本上在岸基航空兵的掩护下活动,部署在本土的远程航空兵,比如从美国引进的4I型远程海上巡逻机能对2000千米范围内的航母战斗群构成威胁。

如此一来,即便共和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更加厉害,也不见得能够轻易击败印度海军。

裴承毅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林啸雷吹够了牛皮,如果临战栽了跟头,海军司令丢掉乌纱帽是小事,国家遭受的损失才是大事。

看完海军的建设报告,裴承毅觉得自己有点过于担心。

共和国海军不仅拥有强大的航母战斗群,还拥有强大的潜艇部队。就算印度海军能在航母战斗群的数量上追平共和国海军,也不可能建立起一支能够战胜共和国的潜艇部队。别说印度,就算美国海军的潜艇部队都不见得是共和国的对手。

显然,美国不可能像援助航母一样为印度提供先进攻击潜艇。

在以制海为主的海上战斗中,潜艇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航母战斗群。甚至可以说,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潜艇比航母战斗群还要重要。

靠一条腿走路的印度海军会是共和国海军的对手吗?

当然,3支航母战斗群到达印度,迅速激化中印矛盾,打开了战争的大门。

翻到第四份文件时,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把东方闻叫了过来。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