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14
18
22
26
30
简体
繁体

第1405章 闪电般的战斗

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八十八章  闪电般的战斗

与美军指挥官一样。张雪峰也将战术指挥与火力控制交给了旗舰与各艘战舰上的火控计算机,而与美军指挥官不一样的是,张雪峰是按照作战守则设置为自动交战模式,而不是在得到计算机的提示之后做出决策。

这种细节上的差别,既体现出了交战双方的主动与被动关系,还决定了交战结果。

必须承认,在节奏越来越快的现代化战争中,人脑的逻辑分析能力与人类的反应速度已经成为限制武器系统作战能力的因素之一。可以说,从陆地到海洋、再到天空、乃至外层空间,几乎在所有空间战场上,人类都需要计算机提供的支持,特别是在战术决策与控制上的支持与协助。

就拿这场人类历史上由电磁炮在1000千米之外决胜负的海战来说,计算机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海军舰队官兵。

在下达了攻击命令之后,张雪峰就将战术决策权交给了旗舰的中央计算机。

虽然作为舰队司令,他随时可以取消计算机的决策权,改成人为决策,但是在没有绝对必要的情况下,他绝对不会这么做,因为以往的推延与演练都证明,在舰队炮战中,人的决策速度根本满足不了作战要求。

按照共和国海军的战术交战程序。旗舰的中央计算机会将战术行动分为三个阶段,即侦察与搜索、攻击、以及甄别,而后两个阶段可以重复进行,即在甄别出目标没有被摧毁的情况下,将重复攻击,直到将目标摧毁。虽然这一战术决策程序非常简单,但是实施起来却非常复杂。

如同前面提到的,中央计算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护航战舰发射“侦察炮弹”。

发射“侦察炮弹”是小事,可是要同时控制这么多的“侦察炮弹”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别的不说,建立1000多个高速通信频道就很不现实。当然,肯定有解决办法,而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侦察区域与舰队之间建立信息处理中转站。条件允许的话,应该用携带了高性能计算机的侦察机、或者舰队里的垂直起降巡逻机来扮演这个角色。显然,在这个时候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如此一来,就只能使用一种与“侦察炮弹”一样,具有特别结构与特殊使命的“弹药”,这就是携带了信号处理系统与高速数据链“信号中转器”。因为是在极端情况下使用,而且这种时候往往意味着舰队的垂直起降巡逻机无法及时到达,所以与“侦察炮弹”一样,“信号中转器”由电磁炮发射。不同的是,“信号中转器”发射时所需的能量低得多,飞行速度也就慢得多,而且不需要在大气层外工作,而是要进入大气层,再依靠携带的升里系统,在距离地面大约20千米的高度上持续工作数分钟。为了避免落入敌手,泄露机密与先进技术。在工作结束之后,“信号中转器”还会自毁。

从技术角度出发,“信号中转器”也算不上高科技。

当然,这种“电子设备”仍然具有可取之处,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能够对信号进行初期处理,并且用一种间错压缩技术同时发送数十份、甚至上百份不同的信息。这么做,不但能够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还能有效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即敌人截获信息之后,因为没有解压缩所需要的软件与密码,也就不可能将信息完全还原。当然,在发送战术信息时,前者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在需要动用成百上千的“侦察炮弹”时,这种同时发送多份信息的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在解决了信号传输问题之后,还得有效利用“侦察炮弹”。

当然,看上去,这要简单一些,即只需要安排每一枚“侦察炮弹”的弹道,就能有效利用所有“侦察炮弹”。问题是。这些“侦察炮弹”是从位于不同地点、连航行状态都不完全一样的10多艘战舰上的30多门电磁炮发射的,每一枚“侦察炮弹”的目的都不一样,加上要在短短数分钟内处理完这些信息,并且向所有战舰下达每一次射击的火控数据,其难度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这也是为什么要在旗舰上配备性能强大的中央计算机,并且让中央计算机集中处理这些信息的主要原因。要知道,受制于通信效率、特别是无线通信效率的限制,由各舰上的火控计算机处理各自的信息,再由旗舰进行协调,需要在交换信息的时候花费大量时间,从而使信息处理信息效率降低,即延误战机。

拿处理1000枚“侦察炮弹”的火控信息来说,如果用2010年性能最强大的个人电子计算机来处理这些信息的话,至少需要持续工作1000年,如果用2020年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的话,也需要大约1年,如果用2030年的第一代神经网络计算机的话,则大约需要24小时,而使用“秦”号上的中央计算机,只用了100秒。

由此可见,如果没有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也就不可能由计算机来控制交战行动。

事实上,处理这些前期火控数据还是最简单的事情。说得不客气一点,在处理这些数据的时候,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甚至没有全速工作,资源占用率还不到5%。

随着“侦察炮弹”到达目标上空,传感器开始工作,侦察信息通过“信号中转器”传回舰队。真正的运算高峰才正式到来。

因为从理论上讲,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不可能同时处理这么多的信息,而且中央计算机还要负责处理舰队作战的其他信息,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占用中央计算机的全部资源,所以在收到“侦察炮弹”发回来的侦察信息的时候,中央计算机不会立即处理,而是将最先接收到的数据交给其他战舰上的火控计算机。由于采用了同步接受技术,即与旗舰同时接收了由“信号中转器”发回来的信息,所以在接到由旗舰发来的密码之后,其他战舰上的火控计算机就能对侦察信息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为了降低控制环节麻烦,各战舰会优先处理本舰发射的“侦察炮弹”发回来的信息。

虽然其他战舰的火控计算机的性能远远比不上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但是这种分流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旗舰通信系统的压力,即旗舰不再需要接受友舰处理的原始信息,只需要获取友舰的信息处理结果。

问题是,火控计算机的性能确实不会高到哪里去,而信息量又大得惊人,所以最终还是得由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来处理友舰处理不了的信息。因为信息传输速度太快,所以友舰加入信息处理工作的时候,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也开始处理相关信息。

关键时刻在这个时候到来。

处理信息的根本目的是要从众多没有用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即从“侦察炮弹”发回来的各种频谱的侦察照片中找出目标。为此,必须对处理后的信息做对比分析,才能从中找出有用的部分。

显然。这样的工作,只能由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负责。

在对比分析各种侦察信息的时候,中央计算机肯定会满负荷工作。因为耗电量过于惊人,而且电子元件不是都由常温超导材料制成(某些电子元件不能用超导材料制造),所以在全速运行的时候,中央计算机的发热量非常惊人,甚至超过了战舰上的反应堆,还会占用大量电能。可以说,这也是为什么只能在“秦”级上配备这种超级计算机的原因。其巨大的工作功率(实际上冷却系统占用的功率最大),让其他战舰很难在确保正常作战的情况下还让计算机满负荷运转。

万幸的是,某些时候。一套高效率的软件与一些关键信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面已经提到,8艘“长滩”级在通过巴拿马运河的时候,因为补充弹药耽搁了几个小时,在此期间被共和国天军发射的小型侦察卫星发现,而这颗小型侦察卫星上就有合成孔径雷达与红外摄像机。也就是说,共和国海军掌握了“长滩”级主力舰的雷达特征与红外辐射特征。

配合专门为中央计算机开发的目标识别软件,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计算机的工作负担。

得益于此,在1点35分,也就是第51舰队被“侦察炮弹”发现后大约5分钟,“秦”号上的中央计算机就从海量侦察信息中找到了拥有的那几份,并且由此确定了第51舰队的准确位置。

这个时候,第51舰队的旗舰正在向其他7艘主力舰分配火控数据。

大约在1点36分左右,第51舰队的8艘“长滩”级主力舰开始发射“侦察炮弹”。

从时间上推算,第51舰队花了6分钟才完成准备工作,所有有人认为,“长滩”级的中央计算机不如“秦”级。显然,这一认识有点偏颇。对第51舰队反映速度影响最大的绝对不是旗舰中央计算机的性能,而是决策方式与决策过程。

前面已经提到,发现行踪暴露之后,美军指挥官把战术决策交给了中央计算机。

从理论上讲,“长滩”级的中央计算机能够利用“侦察炮弹”的弹道数据、覆盖范围与第一主力舰队的航线数据等等相关信息,大致推算出第一主力舰队的活动海域,然后用“侦察炮弹”进行反制。问题是,这种理论上推算出的结论肯定存在巨大偏差。如果在第一主力舰队的话,问题还不是很大,毕竟“侦察炮弹”是由护航战舰投射的,不会占用主力舰的宝贵战斗力。对第51舰队来说,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除了主力舰弹药库里的“侦察炮弹”数量有限之外,还得考虑发射“侦察炮弹”会不会对接下来的反击造成影响,比如使主炮的加速器过热,从而降低炮击精度。如此一来,从逻辑上讲,中央计算机就会等待更加确切的目标位置信息。

毫无疑问,肯定有这样的信息。

事实上,在美军指挥官下达指令的时候,美军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就已经在处理这样的信息了。

这就是第一主力舰队投射“侦察炮弹”的时候发出的电磁辐射。

实际上。在1点27分的时候,第51舰队的被动探测系统就接受到了第一主力舰队的电磁辐射信号。问题是,发射“侦察炮弹”的不是主力舰,而是舰队里的护航战舰。更要命的是,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共和国海军的巡洋舰与驱逐舰不但在炮击马里亚纳群岛上的美军军事基地,还在琉球群岛的靶场进行训练,所以战场上相似的电磁辐射非常多。更加重要的是,被动探测系统很难准确测量出这种瞬间电磁辐射的距离,只能大致测出方位,而第51舰队与第一主力舰队连线的延长线就是琉球群岛中部,而那边有好几座海军靶场。受到这些因素影响,美军的中央计算机并未将其判断为威胁,也就没有对其进行处理。直到“侦察炮弹”成批量的出现,美军的中央计算机才在对比分析的时候,将那些高频率的电磁辐射定性为威胁,并且大致断定为第一主力舰队的护航战舰在使用电磁炮时发出的电磁辐射,并且由此确定了第一主力舰队的大致方向。

可以说,美军中央计算机在这个环节上表现出来的逻辑分析能力,不但证明了其强大的计算能力,还证明美军拥有一批才华出众的软件工程师,以及美国在具备初级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重大突破。

问题是,只确定了方向,而没有确定距离,还不是完整有效的火控数据。

美军决策方式的弊端与缺陷在这个时候集中体现了出来。

前面提到,美军指挥官是在中央计算机的提示下,选择由计算机控制战术行动。接到这个指令后,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并没在两种方案之间做出可行性选择,即没有按照某一方案采取行动,而是选择了最优化,即对两种方案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再计算出最有可能找到敌舰队的行动方案。

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庞大的计算工作,即便是超级计算机,也得花上几分钟。

更重要的是,对比两种方案的分析结果,并且计算出最优行动,又是一件需要耗费时间的逻辑计算工作。

受此种种因素影响,美军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花了大约6分钟才完成战术决策。

如果在以往,花几分钟搞清楚情况不是什么大问题。即便在低强度战斗中,多花点时间做战术决策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问题是,在敌人就在附近,而且打击即将到来,还在决策上花费太多的时间,这就绝对不应该了。换个角度来看,如果不是由计算机来决策,而是由人来决策的话,即便人的逻辑思维速度要比计算机慢得多,也能够凭借丰富的经验,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当然,计算机的缺陷还不止这么一点。

完成逻辑计算之后,中央计算机得出了目标的大致分布情况,准确的说,是以概率的方式确定了目标的分布范围。即将目标可能出现的海域划分成数个、数十个、甚至数百个区域,计算出目标最有可能出现的区域。一般情况下,目标出现在某一区域的概率最大,而相邻区域的出现概率按照指数函数依次递减。作为逻辑工具,计算机绝对不会凭借经验来判断目标的行踪,在指挥战术行动的时候,也是完全由逻辑决定。受此影响,中央计算机肯定会让舰队首先用向目标最有可能出现的区域投射“侦察炮弹”,然后依次搜寻邻近区域,直到找到目标。

从美军舰队的作战行动来看,当时中央计算机将目标出现的范围确定305度到315度方向上800千米到1200千米区域范围之内。方位数据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毕竟美军接收到了第一主力舰队电磁炮开火时产生的电磁辐射,因此能够大致确定第一主力舰队的方位,即便考虑到第一主力舰队在高速航行,也不会差得太远。

关键就是距离参数。

从美军“侦察炮弹”的落点分布来看,中央计算机将850到900千米这一区域确定为第一主力舰队最有可能出现的区域。这也无可厚非,毕竟美军掌握的情报中,共和国海军护航战舰上的电磁炮的最大射程也就在850千米左右,而通过“侦察炮弹”的溅落弹道,可以大致断定使用了增程技术,即用火箭助推发动机改变了弹道,延长了射程,所以最大射程肯定不止850千米。

可以说,这个时候计算机的逻辑分析就有严重问题了。

如果由人来判断,肯定会联系到共和国海军新型电磁炮高达1200千米的射程,因此会将护航战舰发射的“侦察炮弹”的射程假定为1200千米,甚至想得更远,由此来安排反制行动的话,首先就得侦察1200千米附近的海域。问题是,计算机在做逻辑分析的时候,没有参考这些因素,而是按照护航战舰主炮的射程,逐渐递如此一来,首先需要侦察的就是850千米以上的海域。

可以说,这个由逻辑计算产生的错误非常致命。

即便美军主力舰在发射采用半装弹标准的“侦察炮弹”时,能够达到最大射速,而且也达到了最大射速,每侦察一片区域只需要数十秒钟。问题是,随着距离增加,搜寻每一区域所需要消耗的炮弹也将随之增加,开火的时间也将延长。最重要的是,在搜寻到第一主力舰队之前,肯定会浪费很多时间。

对于反应速度决定一切的战斗来说,如此浪费时间,基本上等于自杀。

1点38分,美军主力舰还在投射“侦察炮弹”,第一主力舰队里的8艘“秦”级主力舰已经拉开阵式,做好了开火准备。

虽然美军开火产生的电磁辐射也被第一主力舰队里的被动雷达探测到了,而且迅速测出了方向数据,但是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没有调整战术行动,原因很简单,美军舰队的方位数据与之前得到的火控数据基本吻合,逻辑分析的结果是没有必要调整火控数据,即之前获得的火控数据有更高的可信度。

8艘主力舰均做好准备之后,第一轮齐射就开始了。

与控制护航战舰发射“侦察炮弹”一样,在计算能力没有被完全占用的情况下,炮击全部由旗舰上的中央计算机控制,即由中央计算机下达具体的炮击指令,各艘战舰上的火控计算机(因为8艘“秦”级中只有2艘是按照旗舰标准建造的,所以有6艘只配备了性能相对落后的火控计算机)只需要照命令开火。

更重要的是,8艘主力舰的第一轮齐射即将结束的时候,舰队里的2艘巡洋舰上的6门电磁炮再次开火,向第51舰队投射了10多枚“侦察炮弹”。只不过,这次投射的“侦察炮弹”中,有半数携带的是专门用来甄别炮击结果的传感器,即配备了广角镜头的可见光与红外线照相机。前面提到过,攻击程序之后就是甄别程序,因为护航战舰上的电磁炮的炮口速度要比主力舰上的电磁炮慢得多,加上“侦察炮弹”的平均飞行速度也要比普通炮弹稍微慢一点,所以即便同时开火,“侦察炮弹”也要比主力舰投射的炮弹晚几十秒到达,也就能够非常及时的完成甄别工作,以便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第二轮攻击。

仅从火力控制的角度出发,攻击阶段的控制难度还低得多。

因为“侦察炮弹”已经锁定8艘美军主力舰,加上补充侦察时获得的第二组情报,中央计算机能够对两组情报进行交叉对比,从而大致断定8艘美军主力舰的航行状态,特别是航行速度、方向、转向角速度等等重要航行数据,由此估算出活动范围,最终根据8艘美军战舰的活动范围来安排炮击。所以在安排火力数据的时候,中央计算机为8艘“秦”级主力舰平均分配了打击任务,均向指定区域投射炮弹。

在这个环节上,最关键的不是确定炮击数据,而是选择弹种。

也许有人认为应该选择专门用来对付大型战舰,特别是型深在20米以上,拥有5层以上甲板的大型战舰的穿甲弹。事实上,在想办法让目标降低航行速度,也就是让目标无法高速规避之前,穿甲弹的作战效率非常低,而要瘫痪目标的话,最理想的肯定是采用了特种子弹头的集束子母弹。

要知道,共和国海军与美国海军都为主力舰的大口径电磁炮开发了集束子母弹!

这种由电磁炮发射的子母弹,实际上就是一种没有装爆炸药,而且也不依靠爆炸原理来杀伤目标的特种炮弹。说到原理,非常简单,即利用电磁炮赋予的巨大速度,让子弹药以动能来杀伤目标。说到科技含量,也确实不是很高,母弹、也就是炮弹只是子弹药的运载工具,而且只需要在适当高度上以旋转产生的离心力来撒布子弹药,并不需要精密的电子控制设备与制导系统。

一定要说集束子母弹的技术含量的话,那就是制造子弹药的材料。

因为采用了阻力最小的外形,加上母弹上有俯冲加速发动机,而且是以离心旋转的方式抛洒子弹药,所以子弹药的速度不成问题。按照共和国海军的测试,在15000米的高度上抛洒时,子弹药落到海平面上的速度在15马赫到20马赫之间,而这个速度能够确保子弹药击穿任何战舰的装甲与数层甲板。即便如此,共和国海军集束子母弹的子弹药仍然采用了穿甲弹的特种合金(表面有隔热涂层)。问题是,子弹药没有装填爆炸药,而且质量有限,如果只能穿透战舰的装甲,对战舰的损坏不会太大。这就如同子弹在人体上留下一个窟窿,实际杀伤效果肯定不理想。为了增大破坏效果,就得在子弹药的结构上做文章。共和国海军使用的子弹药就是一种复合弹药,从结构上看,最前端是由材质较软的铜合金制造的风帽(主要就是降低风阻);接着就是用特种合金早的主弹杆,该部分大约占了三分之一的长度;后面是同样占三分之一长度的高密度易碎铅合金段,这一部分的主要用途除了提高子弹药的平均密度之外(提高弹药的平均密度更加有利于保存动能),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在进入敌舰之后迸裂,以产生的高速碎片杀伤周围人员、破坏舰体内部的器材;最后是一种在撞击后会自燃的特种材料制成的稳定尾翼,而该部分的作用除了稳定弹道之外,就是在命中敌舰之后引燃敌舰内部的易燃材料。

事实上,集束子母弹还有一个其他任何弹药都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不可拦截”。理论上,1枚850千克级的炮弹能够配备大约1100枚150克的子弹药,而世界上任何一种舰队防御系统与舰队拦截系统都无法同时拦截这么多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子弹药的体积非常小,而且速度非常快,很难被探测到。这就如同防空导弹可以对付战斗机,却无法对付战斗机发射的炮弹,防空系统在面对这些比筷子大不了多少的小型炮弹的时候,基本上只能望空兴叹,把希望寄托在坚实的装甲上了。

由此可见,虽然每一枚子弹药的威力都非常有限,但是当一枚炮弹洒下上千枚子弹药的时候,任何战舰都会被打成马蜂窝。虽然这种程度的损伤很难让一艘排水量高达数万吨的战舰沉没,这就如同用钢珠弹打不死犀牛一样,但是钢珠弹能够打痛犀牛,而成百上千的小型穿甲弹肯定能让战舰受损,从而让战舰减速。根据共和国海军的实战测试,子弹药上的燃烧部分肯定能够在战舰上引发火灾,因为绝大部分战舰在航行的时候都是由计算机控制,所以当计算机发现舰内起火的时候,肯定会降低航行速度,以便灭火机器人抑制火势,避免大火蔓延。要知道,任何战舰都是漂浮在海上的弹药库,不但有大量易燃材料,还有大量易爆物资。别说计算机,正常情况下,有点理智的舰长都会下令降低航行速度。原因很简单,高速航行,等于是在向战舰里面鼓风,也就等于在助长火势。

事实上,即便没有点燃敌舰,也能通过密集的弹雨让敌舰的关键设备受损。

从战术角度上讲,在主力舰上配备集束子母弹,就是为了在战斗开始的时候,让敌舰瘫痪在海面上,为使用穿甲弹创造机会。

正是如此,甄别攻击结果才显得特别重要。

要知道,用集束子母弹击沉敌舰的概率微乎其微,而且作战效率非常低下,因此在瘫痪敌舰之后再使用集束子母弹的意义就不大了。更重要的是,不但战舰上配备的集束子母弹不是很多,而且集束子母弹的价格也是穿甲弹的好几倍。如果考虑到先进战舰上都有辅助推进设备,而且大部分战舰在遭到集束子母弹攻击之后不会完全丧失机动能力,就更加有应该攻击得手之后使用穿甲弹击沉敌舰。

实际战况与共和国海军的施展测试相差不大。

面对蜂拥而至的弹雨,第51舰队里的8艘“长滩”级只能勉强招架。

只不过,这么迅猛的攻击,仍然没有能够完全打垮第51舰队。

要知道,集束子母弹的飞行速度肯定不会比穿甲弹快,飞完1200千米,大约需要150秒,大约2分半。也就是说,这些炮弹是在1点41分左右落下的。根据美国海军第51舰队的作战记录,美军的侦察炮弹是在大约1分钟前,也就是1点40分左右发现了1200千米外的第一主力舰队,并且甄别出了8艘“秦”级主力舰。更加重要的是,美军发射的部分“侦察炮弹”携带了磁场传感器,而这些传感器足以探测出第一主力舰队在主炮开火之后产生的磁场扰动,也就足以做出第一主力舰队已经开火的战术判断。

不得不承认,美国的计算机技术确实非常先进。

前面提到,第一主力舰队的中央计算机从收到“侦察炮弹”发回来来的数据到主力舰开火,大约用了2分钟,而第51舰队只花了1分钟。当然,这是在应急机制的情况下做出的反应,即在肯定敌舰已经开火的情况下,舰队将以最快的方式进行反击。遗憾的是,因为在美军中央计算机做出全速反击的决策时,第一主力舰队发射的炮弹还在500千米外,而且还在大气层外飞行,所以美军舰队的雷达没有能够探测到这些炮弹(当时美军舰队没有启动主动雷达,而是由被动雷达监视战场环境,受电离层的干扰,被动雷达无法监视大气层外的目标),美军的中央计算机也就没有办法确定敌舰队攻击到达时间。也就是说,在选择反击方式的似乎,美军中央计算机选择了全面反击,即攻击已经探测到的所有主要目标,而不是集中火力打击部分主要目标。

按照这一反击决策,8艘“长滩”级主力舰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第一轮齐射。

与第一主力舰队一样,美军也选择了首先使用集束子母弹。

不管怎么说,集束子母弹不但能够让目标减速航行,还能够瘫痪目标的电子设备与探测设备,甚至有机会摧毁目标的通信设备,从而使目标丧失打击能力。

问题是,首先落下的不是美军的炮弹,而是共和国海军的炮弹。

没等美军主力舰进行第二轮齐射,准确的说,美军主力舰刚刚完成第一轮齐射,第一主力舰队投射的第一批炮弹就落了下来。

从概率上讲,要想避开集束子母弹的攻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第一轮齐射中,每艘“秦”级主力舰上的6门电磁炮均进行了8发急促射击,即以最快的开火速度,在10秒钟内投射8枚炮弹。也就是说,每艘美军的“长滩”级主力舰均遭到了48枚集束子母弹的攻击。在炮弹飞行的2分半中,以60节速度航行的“长滩”级能够行驶大约4500米,结合战舰的转向机动能力,大致可以得出48枚炮弹需要覆盖的海域面积为1200万平方米,而在确保10%的子弹药命中率(即1枚集束子母弹投下的子弹药中有10%命中目标)的情况下,集束子母弹在对付“长滩”级这类尺寸的战舰时,最大覆盖面积为40万平方千米,因此理论上只需要30到40枚集束子母弹就能覆盖1艘“长滩”级主力舰,并且保证10%的命中率。按照共和国海军的实战测试,只需要5%的命中率,即50枚子弹药命中,就能使一艘5万吨级的大型战舰将航行速度降低到30节以下,在10%命中率的情况下,则能使战舰的航行速度降低到12节。

对于最大航行速度在60节到70节的大型战舰来说,12节的速度,等于瘫痪在海面上。

根据美国海军第51舰队的作战记录,几乎在同一时刻,8艘“长滩”级就遭到了密如雨点般的弹雨攻击。虽然“长滩”级配备有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战列舰之后,世界上最厚重的装甲,而且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装甲混合部署的方式,比如在战舰最外层是由高强度合金构成的单一装甲、第一层水平甲板则得到复合装甲的强化、第二层水平甲板(物资甲板)则由电装甲强化、关键设施还得到了装甲盒的强化,总而言之,“长滩”级的装甲防护级别要比之前的所有大型战舰,包括航母都要强大,装甲的综合防护能力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列舰之上。但是面对那些速度高达每秒5千米的小型穿甲弹,“长滩”级的防护装甲几乎成了摆设,不但分三层设置的整体装甲被洞穿,连一些关键设备的装甲盒都被打穿,只有极端重要的某些部位,比如反应堆舱、弹药舱、动力舱安然无恙。问题是,即便反应堆与推进系统完好无损,因为辅助控制系统、电能传输系统等等与航行有关的,甚至对航行安全性有决定性影响的设备与设施均遭到打击。

结果显而易见,在断定高速航行时会有巨大风险之后,计算机自动控制战舰减速。

虽然有证据表明,至少有5艘“长滩”级的舰长在发现航速降低之后,取消了计算机的控制权,以手动操控的方式让战舰减速。这肯定是最正确的处理方法,因为留在战场上等着被敌人炮弹击中的风险肯定要与高速航行时翻船的风险大得多,但是手动控制战舰有个反应过程,至少需要2到3分钟。

毫无疑问,第一主力舰队不会给美军舰长这个机会。

在集束子母弹的攻击结束后大约10秒钟,“侦察炮弹”再次抵达第51舰队上空,并且及时发回了战场信息。因为第一轮齐射使用的是集束子母弹,而不是能够将敌舰击沉的穿甲弹,所以第一主力舰队的中央计算机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甄别打击结果,只需要掌握目标的航行情况,算出新的火控参数。

整个过程只需要几秒钟,中央计算机就向各主力舰下达了新的开火命令。

大约在1点42分,第一主力舰队的8艘“秦”级主力舰进行了第二轮齐射。这次不再是短促急射,而是按照由逻辑计算出来的最佳打击方案进行的区域覆盖式炮击,持续时间长达1分钟!

必须承认,美军的火速反应产生了作用,而且是非常明显的作用。

第一主力舰队进行第二轮齐射的时候,美军主力舰投射的集束子母弹已经逼近,即将进入大气层!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