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14
18
22
26
30
简体
繁体

第1010章 关键装备

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四十章  关键装备

阿方索并没遇到需要裴承毅出面才能解决的麻烦。他只是按照塞隆的吩咐去笼络裴承毅,结果却吃了个闭门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阿根廷军队没有遇到麻烦。如同裴承毅猜测的那样,阿方索登门拜访的时候,阿根廷军队内部在收复马岛的作战行动与后期抗击英国远征舰队的作战行动的主要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不但陆军继续持悲观态度,连一向精诚合作的空军与海军都闹出了矛盾。裴承毅“婉言拒绝”阿方索的请求,除了不想让对方把他这个“最高军事顾问”当作可以随意使唤的仆人之外,就是不想卷入阿军内部斗争,从而不可避免的得罪某一方。

从某种意义上讲,裴承毅一直在等待某个机会。

毋庸置疑,这个机会马上就要到了。

3月的最后一天,经过国防部与经贸部审核的第一批售阿军事物资通过海关检查,正式启运。如果不出意外,运载弹药与零备件的“海神”号集装箱货轮(在阿根廷注册,归共和国航运公司所有的好望角型超大型集装箱货轮,主要从事从共和国到南美洲的航运)将在12天之后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运载电子设备等贵重物资的CAR-557号货运航班(属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CJ-33-3F超大型电动货运飞机,能够运载250吨货物飞行上万千米,或者运载150吨货物飞行18000千米,其客运型号最多能够安排854个位置。主要用在高密度国际航线上)则能在20个小时之内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因为阿根廷时间比共和国时间晚了11个小时,所以货运航班将在3月31日夜间到达阿根廷。

如此重大的事情,自然无法做到保密。

西方新闻媒体并未放过炒作机会,只是前期新闻受关注的程度并不高,所以在进行相关报道的事情,很多新闻媒体不再那么积极。

事实上,只有“知情人士”才知道,在愚人节前一天发生的这些事情有多大的影响力。

按照共和国国防部、经贸部与海关公布的货物清单,CAR-557号货轮航班运送的150吨货物总价值近100亿元。这批货物有多重要呢?别的不说,光是购买保险,阿根廷就花了2亿元,并且与共和国的供应商签署了“代为补偿合同”。也就是说,如果航班未能将货物安全送达布宜诺斯艾利斯,并且通过阿根廷军方验收,保险公司将把赔偿款项直接支付给共和国的供应商,而供应商必须在收到赔偿款后的1个月之内再次交货。由此可见,阿根廷军方要的不是钱,而是货物。

航班上运送的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

在共和国海关的官方网站上就能查出货物清单,因为是正常军火贸易,所以没有任何必要进行保密。

根据公开信息,这批价值100亿元的货物包括30套总价值近50亿元、为J-14EA战斗机进行升级改造的BRA-33FA型“全被动多功能高精度远程探测与跟踪系统”,4套总价值大约20亿元的LLC-28DD型“机动式全被动远程防空警戒系统”,8套总价值大约20亿元的L3型“全被动综合探测与定位系统”,以及大约10亿元的其他数十套军用电子设备。从中可以看出,虽然这些电子设备的主要用途都是用来改进现有装备,或者是加强阿军现有的作战系统。但是其性能中都格外强调了一点,即“全被动”。也就是说,这些电子设备都是近些年来才发展成熟的“被动式电子探测系统”,是非常先进的电子设备,能够大幅度提高阿军武器装备与作战系统的战斗力。

因为信息非常公开,所以相关报道也非常详细。

用CNN的话来说,30套BRA-33FA就能改变整个南大西洋的战略平衡。

要理解CNN这番评论的含义,首先得从“被动式电子探测系统”说起。

“被动式电子探测系统”的原理并不复杂,即利用目标发出与反射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探测、跟踪与定位,引导弹药发起攻击。这就好比被动声纳一样,不用主动发出探测目标的能量场,就能发现目标。

说起来容易,实现起来却非常不容易。

早在21世纪初,各国就开始进行被动探测系统的研究,并且拿出过一些产品,只是都不成熟,不具备实战使用的价值。主要问题就是,电磁干扰过于严重,在被动探测仪器的灵敏度无法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很难利用现有技术从各种强大的干扰愿中找出目标反射的电磁波。也就无法对目标进行持续跟踪与精确定位,使探测失去意义。更重要的是,即便只对目标进行探测,整套系统也非常庞大,难以实战部署。

直到2019年,也就是常温超导技术开始普及,被动探测系统的大门才再次敞开。

利用常温超导技术,能够制造出灵敏度极高的探测仪器,并且利用性能更加强大的计算机对截获的电磁信号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目标反射的信号,从而对目标持续跟踪与精确定位。

当然,这一突破还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要想精确定位,需要被动探测系统的阵列分布足够广泛,也就是整套系统需要分成好几个部分,分别部署在方圆数百米、乃至数千米的范围之内,然后利用各个部分截获到的目标信号确定目标的方位。如此一来,被动探测系统只能部署在地面,最多能够部署在海军战舰上,很难部署在空军的作战飞机上。

可以说,该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空军对制电磁权的垄断地位。

换句话说,地面探测系统可以在不发出任何电磁辐射的情况下,以被动方式探测空中目标。虽然预警机等空中探测平台也可以让雷达以被动工作方式探测目标,但是以往的“被动雷达”只能探测到目标发出的电磁辐射,而无法探测到目标反射的电磁辐射,也就无法对不会发出电磁辐射的被动探测系统构成威胁。也就是说,地面防空系统可以在被动探测系统的引导下对空中目标发起突然袭击。用西方军事学者的话来说,有了被动探测系统,作战飞机直到被击落。也不会知道敌人到底藏在哪。

只不过,被动探测系统的研制工作并不轻松。

直到2027年,共和国才率先研制出了部署在地面机动平台上的被动探测系统,并且利用工程样品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数据。美国也在当年稍晚些时候研制出了类似的系统,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研制工作。

从某种角度来讲,只有将被动探测系统部署到空中平台上,并且使用到最基本的作战平台上,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的探测能力。

根据这一目的,共和国与美国都采取了秘而不宣的策略,从不对外出口相关设备。

实际上,共和国与美国也没有必要急着部署被动探测系统,因为该系统的主要用途是国土防空,而共和国与美国的本土防空压力都不大。在没有足够威胁的情况下,自然没有足够的动力。

2030年左右,共和国率先取得突破,将被动探测系统部署到了大型飞机上。

也就在这个时候,共和国空军提出了新的研制目标,即在2033年之前,研制出能够用作重型制空战斗机火控系统的被动探测系统。为了加快研制进度,空军不但为承担研制工作的两家研究所提供了巨额研制经费,还将其命名为XBRA-33(X为研究代号),希望以此鼓励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事实上,鼓励政策没有收到多少效果。研究工作并不顺利。

直到2035年,印度战争爆发,XBRA-33中的“X”都没去掉,也就是说,仍然处于工程研究阶段。

让人觉得啼笑皆非的是,印度战争反而成了研究人员的动力。

2035年底,战争还未正式结束,BRA-33A就问世了。虽然没有达到空军的要求,但是几个主要问题得到了解决,向实用化迈出了关键一步。次年初,BRA-33B研制成功。基本上达到了空军的要求,只是可靠性并不高,不具备部署价值。不到3个月,BRA-33C与D同时问世,前者用在J,后者则是为J-17研制的。也就是说,型不但具备部署价值,还实现了小型化与多样化。正是如此,针对国际市场的需要,研究机构在没有得到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在BRA-33型的基础上开发出了E/F型。因为以C型为基础的E型“过于先进”,不适合出口,所以从未推向市场,反而是在D型基础上研制而来,降低了技术指标的F型得到了认可,并且以“友好推荐”的方式,由国防部与军情局向主要盟国推销。

与传统火控雷达相比,BRA-33系列不但洗心革面,还脱胎换骨。

作为被动探测雷达,BRA-33没有主天线,甚至没有固定天线,而是根据部署的作战平台设计天线,即所有天线都是保形结构,不会作战平台的性能产生太大影响。因为是被动探测,不会发出电磁波,所以不需要担心雷达隐身问题。

出售给阿根廷的BRA-33FA不但针对阿根廷空军的J-14EA战斗机专门研制,而且按照阿根廷空军的要求,增添了多用途光电探测系统,与被动雷达一同组成了更加完善的被动探测系统。

改装之后的J-14EA(安装了BRA-33FA的J-14被阿根廷空军命名为J-14S,即“超级J-14”的意思)不但拥有对抗第五代战斗机的资本,甚至拥有战胜第五代战斗机的潜力。按照CNN的评论,只要为其提供配套的弹药,J-14S就能在空战中轻而易举的击败世界上任何一种没有配备被动探测系统的战斗机。更令人畏惧的是,阿根廷空军完全可以让这种超级战斗机执行对海攻击任务,在距离英国航母不到200千米的地方发射重型反舰导弹,给予英国远征舰队最致命的打击。虽然阿根廷空军用J-14S执行对海打击任务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只要能够夺取制空权。英国远征舰队的命运就不会好到哪里去。

当然,阿根廷空军不缺乏配套弹药。虽然CAR-557货运航班没有运送弹药,但是“海神”号货轮上有数万吨弹药,其中就有不少专门提供给J-14S的LT-31D型超远程空对空导弹、34C型远程拦截导弹与PL-29E型格斗导弹。这些弹药最初都是为J与J-17开发的,经过改进之后,不但能够用在出口到数十个国家的J-14与J-15系列战斗机上,性能也提高了不少,更适合与新式火控系统配合使用。

毫无疑问,CNN的评论并不过分。

虽然其他电子设备的主要用来加强阿根廷本土防空,在英国远征舰队不大可能袭击阿根廷本土的情况下,意义并不重大,但是只要有30架“超级J-14”,阿根廷空军就能成为南大西洋的霸主,马岛的归属权也就减少了很多悬念了。

正是如此,西方新闻媒体才大胆预测,随着“海神”号在4月11日到达阿根廷,阿根廷军队最少只需要半个月来掌握新的设备,熟悉新的武器。也就是说,战争最快将在4月下旬爆发。

虽然这个预测过于“激进”,但是可能性并不小。

西方新闻媒体并不知道,就在CAR-557号货运航班起飞前的24小时,由军情局组织的200多名技术人员已经搭乘20多个航班飞往阿根廷,或者飞往其他国家再转乘航班前往阿根廷。

这些技术人员都是阿根廷当局雇佣的,他们的职责就是帮助阿根廷军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新式装备的使用方法,并且替阿根廷军队维护与保养新式设备,解决在实际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虽然阿根廷为这些技术人员提供的薪酬远远比不上军事顾问,但是在共和国大幅度裁减军费,军购项目所剩无几,各大军火企业正在积极酝酿裁员的时候,能够到国外赚到比工资多得多的外快,顺带“镀金”,对任何一名技术人员来说都是再好不过的选择。换在几年前,军情局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招到这么多的技术人员。

有了共和国提供的技术援助,阿根廷需要的只是合适的飞行员了。

可以说,这也是决定战争爆发时间的关键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军情局为阿根廷当局提出了三个办法:一是直接从共和国招募退役飞行员,让他们来驾驶经过改装的J-14S战斗机,甚至可以在阿根廷空军出现重大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替阿根廷空军作战;二是购买配套的模拟训练设备,组织阿根廷空军中最优秀的飞行员进行突击训练,使其具备驾驶J-14S战斗机的能力;三是降低J-14S的改进指标,在确保利用新式探测系统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改进对飞行员造成的影响。

对此,阿根廷空军最终选择了前者。

因为J-14S是J-14系列战斗机的终极改进型号,只装备阿根廷空军,没有配套的模拟训练设备,所以阿根廷空军只能单独采购模拟训练设备,不但价格将高得离谱,而且用不了几年就将淘汰,效费比非常不理想。降低改进指标,只能使J-14S的作战能力缩水,而阿根廷空军需要对付的是装备了第五代战斗机的英国远征舰队,J-14是第四代战斗机,如果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J-14S的战斗力,根本不可能战胜英国远征舰队。

由此可见,从共和国“引进”飞行员才是最佳选择。

问题是,共和国空军也没有哪个飞行员知道该如何操作一架还没有诞生的战斗机。

当然,解决办法不是没有。

因为军情局没有通报相关消息,所以裴承毅只能猜测。

收看了CNN的报道后,裴承毅就认为,军情局肯定早就利用共和国空军的J-14系列战斗机,按照阿根廷空军的改进要求改装了好几架,让秘密招聘的飞行员在国内某秘密基地进行适应训练。也就是说,战争爆发前,这些飞行员才会来到阿根廷,驾驶阿根廷空军的J-14S战斗机升空作战。有一点能够证明裴承毅的猜测,即阿根廷空军只引进30套BRA-33FA探测系统,而可以改进的J-14EA与J-14AA是这个数量的2倍以上,因为BRA-33FA的单价还不到2亿元,完全在阿根廷空军的承受能力之内,所以阿根廷空军没有对所有J-14系列战斗机加以改进,只能说明没有足够的飞行员来驾驶这些先进战斗机。事实上,军情局能够在做到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在短短数个月之内培养出30名能够驾驶J-14S的顶尖级飞行员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只不过,裴承毅并不认为30架战斗机能够决定战争胜败。

果真如此的话,阿根廷空军应该在2年前引进30架JA,将其改进为配备BRA-33C的J,然后宣布相关消息。只要英国人还有点自知之明,就会主动放弃马岛,至少与阿根廷进行谈判。即便英国人没有自知之明,阿根廷也可以通过军事行动,在毫无悬念的情况下收复马岛。

显然,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就算阿根廷空军是马岛冲突中当仁不让的绝对主力,在没有其他军兵种配备、不做出卓绝努力、不付出惨重代价的情况下,阿根廷根本不可能收复马岛,更不可能取得冲突的最终胜利。

对阿根廷军队来说,几件新式装备,最多只是提提士气。

要想取胜,还得踏踏实实的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cc